《Tuning solid interfaces via varying electrolyte distributions enables high performance solid-state batteries》(通过改变电解质分布调控固态界面实现高性能固态电池)
固-固界面是高性能固态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固体电解质(SE)在固态电池有效界面的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调节不同粒径的电解质分布,构建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优异性能的固态电池。S/L结构(复合正极使用小尺寸SE,电解质层为大尺寸SE)固态电池在室温(0.2C,168 mAh g-1,100次循环保持率99%)和-20℃(0.05C,89mAh g-1)下表现出最好的性能,而S/S结构在高温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由于活性物质和小尺寸电解质之间有更好的固/固界面,促使S/L电池具有更快的锂离子动力学,从而导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此外,60℃时的性能较差是由于循环过程中大尺寸电解层中形成孔洞和裂纹所致。相比之下,得益于结构的完整性,S/S电池可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实现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项工作证实了调控电解质尺寸对制备全气候固态电池有重要影响。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eem2.12308